导语: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那么,每年冬天都长冻疮是怎么回事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
每年冬天都长冻疮是怎么回事
寒冷暴露: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是长冻疮的直接诱因。冬日气温低,四肢末端、耳朵、鼻尖这些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导致血液瘀滞,时间久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就引发了冻疮。比如,户外工作者、滑雪爱好者,经常在低温环境下活动,手脚、耳朵频繁受冻,冻疮发生率更高。
血液循环不畅:本身末梢循环差的人,冬天更易中招。老年人新陈代谢慢,儿童血管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的末梢血管对寒冷适应能力弱,血液难以顺畅输送到肢体末端,使得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大大增加了长冻疮的风险。此外,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双脚就容易长冻疮。
衣物穿着不当:冬天穿衣如果过于紧身,尤其鞋袜、手套过紧,会对肢体末端产生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让局部热量散失更快,更容易冻伤,诱发冻疮。
体质因素:一些人本身属于阳虚体质,阳气有温煦身体、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阳虚则生内寒,机体产热不足,耐寒能力差,在冬天就更容易遭受冻疮困扰。部分患有雷诺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影响末梢血管功能的疾病患者,也会因血管舒缩异常,频繁遭遇冻疮。
缺乏运动:冬天运动量减少,身体产热随之降低,肌肉活动量不够,无法有力地协助心脏将血液泵送到全身,使得肢体末端血液灌注不足,寒冷袭来时,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助长了冻疮的发生。
营养不均衡:若日常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铁等关键营养素,会影响血管壁弹性、血液携氧能力以及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导致末梢血管功能欠佳,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变弱,增加长冻疮的可能性。
冬天
如何预防冻疮
衣物装备:冬季外出时,穿戴足够保暖的衣物,重点保护好易生冻疮的部位,如耳朵、手部、脚部和脸部。选择加绒的帽子、围巾,把耳朵与脸部围住;佩戴防风保暖手套,最好是内里有绒毛的款式;穿上厚袜子与保暖性佳的雪地靴,全方位阻挡冷空气侵袭。
室内保暖:室内温度较低时,也别疏忽,准备热水袋、暖手宝、电热毯等取暖设备,让身体时刻处于温暖状态,减少寒冷刺激。
适度运动:冬天不要长时间久坐、久卧,日常保持适量运动,像慢跑、跳绳、踢毽子这类简单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产热。工作学习间隙,抽空活动下手脚,做握拳、伸展动作,或是简单的手指操、踮脚尖,都有助于活动末梢血管,维持良好血运。
按摩辅助:睡前泡泡脚,顺便按摩双脚,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揉搓,再按揉脚踝、小腿;空闲时搓搓手、揉揉耳朵,每天花几分钟按摩易长冻疮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确保身体有足够能量抵御寒冷。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豆类,为身体补充热量;常吃新鲜蔬果,摄取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维持血管弹性;适当食用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增强耐寒能力。
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强化新陈代谢与免疫力,让身体能更从容应对寒冷。
保持干燥:尽量避免手脚、耳朵等部位长时间接触水分,洗手、洗脚后及时擦干,若沾湿鞋袜、手套,要立刻更换,潮湿环境会加速热量散失,加大长冻疮风险。
防潮用品:雨雪天气出行,穿防水的鞋子、雨靴,搭配防水手套,防止雨雪打湿身体,降低因潮湿引发冻疮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