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养生 > 中药库 > > 秦艽

秦艽 【别名】麻花艽、小秦艽

适应症秦艽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的功效。可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等。

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升。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7-9毫米,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毫米;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毫米,表面具细网纹。 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及蒙古;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 秦艽性苦平,微寒,归胃、肝、胆经,以根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清热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病症。

未标题-1.jpg

【生长分布】

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辛。归胃、肝、胆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斜生;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花多集成顶生及茎上部腋生的轮伞花序;花冠管状,深蓝紫色。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鉴别】

有纵向或扭曲的皱纹;断面略显油性;气特异,味苦、微涩。

【功能主治】

秦艽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的功效。可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

【使用注意】

久痛虚羸、溲多便溏者忌用。

【偏方妙用】

1、治疮口不合:秦艽适量。研为细末,涂抹于患处。

2、治腹胀满闷:秦艽12克。水煎服。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