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养生 > 中药库 > > 蟋蟀

蟋蟀 【别名】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屈屈、蛆蛆、叫鸡、唧唧、斗鸡、蛐蛐、夜鸣虫

适应症用于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蟋蟀,中药名。为蟋蟀科动物蟋蟀的成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400.jpg

【生长分布】

生活于杂草丛中,也见于枯枝烂叶及砖石之下。若虫在洞中越冬,3-4月间开始爬出洞穴活动,以各种作物幼苗为食。6月初变为成虫,7-8月间交尾产卵,9月后陆续死亡。卵期约30天。多夜间外出觅食。雄性善鸣喜斗。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

味辛、咸,性温。归膀胱、小肠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蟋蟀科动物蟋蟀的成虫。

【形态特征】

蟋蟀,全体黑色,有光泽。头棕褐色,头顶短圆,头后有6条短而不规则纵沟。复眼大,半球形,黑褐色。单眼3个,位于头顶两端的较小,位于头顶中间的1个较大。触角细长,淡褐色。前翅棕褐色,后翅灰黄色。足3对,淡黄色,并在黑褐斑及弯曲的斜线,后足发达,背面有单行排列的棘,腿节膨大。腹部近似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面灰黄色。

【采收加工】

夏、秋季,于田间杂草堆下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

全体呈长圆形,黑色,长1.5-2.2cm,宽约5mm。头略呈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长径1mm,触角1对多脱落。前胸背板略呈长方形,中后胸被翅所遮盖,后胸末端有尾毛1对,长1-3mm。雌虫在尾毛之间有一产卵管,长约1cm。胸足3对,多脱落。气臭,味咸。

【功能主治】

用于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6只;研末,1-3只。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

【偏方妙用】

1、治小水不通,痛胀不止:蟋蟀一个,阴阳瓦焙干,为末。白汤滚下。小儿减半。

2、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煎服。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