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盐帮菜(四)丨和东坡肘子齐名的自贡牛佛烘肘

2021-07-30 11:52 来源: 川观新闻

牛佛镇形成于五代后蜀(934—965)时期,名高市镇,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牛佛镇距自贡盐场35公里左右,明代嘉靖时期,随着自贡盐场的兴盛,牛佛镇成为自贡盐场票盐运往隆昌、永川、重庆等地的主要码头而繁盛,形成“九街十八巷”规模。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淮盐不能上运,清廷下令“川盐济楚”,自贡盐场盐产激增,牛佛古镇成为自贡盐场盐斤陆路东运和粮食、百货西运的转运站。抗战时期,沿海产盐区沦陷,国民政府下令川盐增产赶运,首先从自贡盐场开始,使自贡盐场迅速成为川盐四大产区之首,牛佛古镇也得以进一步繁荣。

牛佛古镇盛产蔗糖,地理上又与四川蔗糖主产区内江毗邻,汇入四川蔗糖主产区。清康熙十年(1671),湖广移民在牛佛一带引种甘蔗成功,康熙二十二年(1684)发明牛拉木碾压蔗取汁法。嘉庆初,试制白糖成功。据《四川劝业统计》,1909年,牛佛镇年产蔗糖110万斤左右,占富顺县蔗糖产量50%左右。到1934年,牛佛镇产蔗糖500万斤左右。

物流、人流的繁盛,促进了牛佛镇餐饮业的繁荣。于是,在牛佛镇民间“碗碗烘肘”基础上的牛佛烘肘应运而生。

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富顺县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与当时名气最大的“东坡肘子”齐名,受到沱江流域的富顺、隆昌、自贡、泸州、宜宾、资中、资阳等市县食客欢迎,后经官府传入宫中,成为康熙年间宫廷的上等菜肴。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