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家,由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更是奠定了他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崇高地位。

近现代医家对于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大多局限于“温病”范畴。但作为一位杰出的中医大家,叶天士曾提出过“分消走泄”的治法,用之以调理各类湿热证候,也有很多独到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分消走泄”确实是调理湿热病的常用方法,但从叶天士提出之后,后世医家更在其基础上继续发挥,至今仍值得我们在临证时参考。

一、叶天士关于和解表里法与分消走泄法的论述

关于“分消走泄”之法,最早见于《外感温热篇·第7条》: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叶天士认为,气分之邪有的不会内传营血,而是滞留三焦,这种情况属于变证,其对应的治法应该是“分消上下之势”。

按照叶天士的观点,可供选择的有杏仁、厚朴、茯苓等,古方则以温胆汤为代表,但实际又多属祛湿之品。由此推断叶天士所说的“邪”并非单纯的热邪,而应该是湿热之邪。

既然是湿热之邪滞留三焦,所表现得也很类似“伤寒少阳证”,实际上,这也就是温病学说里的“三焦气分湿热证”。

可以说,叶天士在这里把少阳病的机理做了高度深入的概括。少阳病的病位在足少阳胆经,而温病少阳病的病位则在手少阳三焦经,二者的病位差异较大,但叶天士为什么还是用“亦如”二字把二者联系起来呢?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清代何秀山在《通俗伤寒论》里的一些论述,他在分析“蒿芩清胆汤”时说得很好: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

这段话的意思是,胆和三焦的经络都是少阳经,唯有手足之别,所以“合为一经”。而内经有云“少阳为枢”,少阳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足少阳胆经主半表半里的“横向”,为气机表里出入的枢纽,它的气化就是疏泄胆汁,同时参与水谷的消化,促进脾胃的腐熟运化,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木能疏土”。

而手少阳三焦经贯通上、中、下三焦,这是一个“纵向”的趋势,为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它也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通过三焦的气化,能使体内阳气和水液敷布周身,直达腠理,以充养人体。

由此可见,手、足少阳经虽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关系就在于气机的表里和升降,两者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如果气机出入障碍,则升降也会受到阻滞;反之亦然。

气机的出入与升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号来表示,它标志着纵横两个坐标的趋势,任何一个方向不畅,都会影响到其余几个方向。

再说到“分消走泄”所对应的湿热证后,由于湿热邪气从外而入并滞留于三焦,影响三焦的气化而出现升降失常。三焦的升降失常,胆经的出入也会随之受阻,胆失疏泄,郁而化热化火。

由此可见,湿热证候的变化过程中,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经常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才会出现气机升降出都入失常的病证。

因此,想要调理这种湿热滞留三焦之证,就得调理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手少阳三焦升降失常、足少阳胆经出入失利,这两种情况都适合“和解”。

何谓“和解”?鄙人拙见,“和”是调和气机,“解”是解除滞障。有和解表里、调和肝脾、调和胃肠、分消走泄、开达募原等多种和解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疏利调和气机,解除滞障为目的。

所以,所谓的“分消走泄”其实也是一种和解之法,但我们常用的“表里和解”适应于足少阳胆经的少阳证,而分消走泄则适应于手少阳三焦经的问题。

按照叶天士的描述,前者属于“和解表里之半”,而后者则属于“分消上下之势”,虽然都属于和解,却又有所差异,临证时如何选择,还是需要随证变通,所谓“随证变法”。

需要注意的是,伤寒少阳证一出现多数就是经腑同病,其寒热往来,就是因为寒邪侵袭半表半里之间,导致足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出入失常所致。

而湿热郁阻三焦的手少阳证,最初的起因多数是以湿邪为主,呈湿热裹结,热蕴于湿中之态。由于湿性粘滞,容易阻滞气机,所以才常导致三焦气化失权,水道不通之变,理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这就是叶天士“分消走泄”的治法所在。

总而言之,叶天士提出的这个“分消走泄”,和温病之共同处在于“热邪”,而不同处则更有湿邪裹挟,因此其治法就有别于小柴胡汤之和解少阳,而已温胆汤之“上下分消”对应之。

来源:文化养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