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酥而不硬、久存不霉、制作中不放碱的蒸馍工艺,就只有陕西省蒲城县的椽头馍技艺了。2009年,蒲城椽头馍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椽头馍是关中地区的汉族特色面食,其中属蒲城的椽头馍最为有名,同样为馒头一样的小吃,为什么要叫椽头馍呢?正是因为椽头馍的样子像椽的头,所谓椽就是盖房子时候的一种木料,以前在关中地区每家盖房都会用到。之所以做成“椽头”的样子,是因为以前一般过红白喜事时,要蒸大量的馍,如果像一般家庭那样一个一个的做会很慢,制作椽头馍的时候会把和好的面先弄成一个长条,粗细和椽差不多,然后放在案板上,一刀一个的切开,再放到锅里蒸熟就好了。它的样子就像是从椽上切下来的头,故有此名。

蒲城椽头馍的名气其实也是吃出来的。冷吃时,不需要任何作料,越嚼越有嚼头,你甚至能嚼出泥土的清香和麦子的芳香;热吃时,加上蒲城的八宝辣子或油泼辣子,那油红的色彩渗透了整个蒸馍,别说吃了,看着就能香死人。椽头馍好吃好看,不仅在于它复杂的传统工艺,更与它是以生长期为8—10个月的渭北优质小麦和洛滨独特水质为原料制作密不可分。蒸蒲城椽头馍时不用碱,发酵程度要求严格,面团要反复盘揉,所以椽头馍内酥外光,含水分少,又耐久贮,吃起来比一般的馍有筋道。正宗的椽头蒸馍,做工极为规范,有“一水、二面、三酵、四合、五压、六揉、七蒸、八起”的讲究,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一道工序不符合,就不能做出椽头馍特有的色香味。

陕西关中地区基本以面食为主,而馍则是面食中主要的食品,另外的还有面条、烙饼、饺子等。一般在关中地区蒸馍,就是把面和好,放在锅里蒸好就行,形状大部分都是半圆形状,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和我们在电影电视里看见的基本一样。而“椽头蒸馍”的不同处在于,首先,大小是一般蒸馍的二分之一;另外,用的都是白面而不是一般馍的可用的黑面、玉米面或者高粱面等,属于“品质、质量”比较高的馍。同时,椽头蒸馍一般是红白喜事的时候才吃的,最关键的是它的样子像椽的头。所谓椽就是盖房子时候的一种木料,在陕西关中地区每家盖房都会用到。之所以做成“椽头”的样子,是因为一般过红白喜事时,要蒸大量的馍,如果像一般家庭那样一个一个的做会很慢,所以,制作时候会把和好的面先弄成一个长条,粗细和椽差不多,然后放在案板上,一刀一个的切开,再放到锅里蒸熟就好了。它的样子就像是从椽上切下来的头,故有此名。

蒲城椽头蒸馍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色香味俱佳的馍中之冠,而且含水分少,且便于携带,又耐久贮。故而成为人们宴会待客,馈赠亲友,外出旅游的绿色美食。蒲城位于关中渭北平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蒲城美食众多,其中“蒲城椽头馍”是蒲城美食的一张名片。蒲城椽头馍以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形象美观、品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闻名于世,使人过口不忘,热吃不粘,到口松软,冷吃香酥,嚼之有劲。通过慢嚼细品,既品出馍本身香甜之自然麦香味,又品出蒲城人憨厚硬直的性格和纯朴真诚的蒲城情。小伙伴们,蒲城椽头馍,你吃过吗?

来源:爱有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