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作为个人形象的重要一部分,脱发虽然不会显著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但会给患者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患病率男性为21.3%,女性为6.0%,且有逐年升高、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虽然相关的治疗方法繁多,包括药物治疗(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手术治疗(植发)、物理疗法(中医针刺疗法和低频激光疗法)等等,但这些药物或疗法往往没有关注脱发的主要原因:毛囊周围氧化应激和血管新生不足。因此疗效不足、起效慢或副作用太大等等。
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创新医药研究院&药学院高建青教授团队联合李方园副教授团队在 ACS Nano 期刊发表了题为:Ceria Nanozyme-Integrated Microneedles Reshape the Perifollicular Microenvironment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 Treatment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生发微针贴片,用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治疗。
该贴片以透明质酸为微针贴片的针体基质,在针体中载入氧化铈纳米酶,制备了一种能够同时清除毛囊周围过量活性氧(ROS)并促进毛囊周围血管新生的微针贴片,来重塑毛囊周围微环境,从而促进毛发再生。
研究团队从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病机理出发,从毛囊周围微环境的氧化应激和血管化不足两方面入手,设计了一种包载氧化铈纳米酶的可溶微针递药系统,通过微针刺穿皮肤角质层,针体溶解后释放其中包载的氧化铈纳米酶,直接将氧化铈纳米酶递送至皮肤深处,以清除毛囊周围过量的活性氧(ROS),改善患处的氧化应激微环境;同时利用微针的促血管新生作用,重塑毛囊周围的微血管系统,进而调控毛囊的生长周期,诱导毛囊由静止期进入生长期。
载氧化铈纳米酶的可溶微针贴片。(a)微针贴片的扫描电镜图,(b)荧光修饰的微针贴片的共聚焦荧光图。
在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小鼠模型上,与临床一线用药米诺地尔相比,在给药频率更低的情况下(微针贴片每3天1次,共给药5次;米诺地尔每天1次,共给药13次),该微针贴片能够更快地诱导毛发再生,且实现与米诺地尔组相当的新生毛发质量。
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该微针贴片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ROS),更好地促进毛囊周围的血管新生,为毛发再生塑造较好的微环境,且该微针贴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皮肤造成可逆性损伤,也不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
治疗后毛发的形状、直径及免疫组化分析的相关结果
本研究通过结合微针贴片与无机纳米酶,开发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高效的生发微针,为脱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创新器件的发明能够衍生出更多的针对脱发治疗的产品,有望进一步通过产业化,造福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
图1. 生发微针贴片及其作用机制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杭州)创新医药研究院/药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袁安然和博士研究生夏凡,高建青教授和李方园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5272
来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