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胃癌发生的早期,几乎不会有什么症状表现?早了解早受益

2022-07-29 23:13 来源: 小肆说健康

平常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从发现胃癌到去世不过两三个月,可能吗?

很遗憾地告诉你:这是很可能的,特别是已经有明显的胃痛、腹胀、食欲减退、呕吐、消瘦、便、贫血等症状表现的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为什么呢?

因为胃癌发生的早期,几乎不会有什么症状表现,经常有人例举出的所谓胃癌发生的预警信号或是早期表现,实际上不会出现在胃癌早期,而是胃癌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才会表现出来。

不少发现胃癌的人会说:我刚做了体检,也做了腹部B超或CT,什么也没有啊,怎么没几天就得上了胃癌呢?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B超或CT检查只能看到中晚期胃癌,不能发现早期胃癌,原因是:

人的胃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层组织构成的口袋,胃壁主要有4层组织构成,从里到外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粘膜层既柔软又凹凸不平整,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分泌胃酸等消化液,由于其直接与各种食物接触,最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又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而胃癌的发生即是从胃的粘膜层起始,此时虽然粘膜层受损,但并不会引起疼痛,也不会影响食欲,对食物的消化也能照常进行,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此时能发现胃癌,97%以上的都可以完全治愈。

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胃癌就会侵犯胃壁的深层,穿过粘膜下层进入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因为这3层中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癌细胞就可能脱落进入血液,随血流流向全身,这便发生了通常所说的癌转移。

到了这个时候,胃癌已经进入了中晚期,此时如果做B超或CT检查,是可以看到癌肿的,但能看到的癌肿都在2cm以上,尚未发生转移的人,5年生存率不超过30%,一旦有了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10%,相当多的人在发现中晚期胃癌的数月内即会失去生命。

由此可知,要想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就必须在癌肿发生于粘膜层时发现,此时的癌肿大约只有1-2mm,相比于B超和CT看到的癌肿小了10倍以上,而这正是胃癌能得以根治的根本原因。

那么,怎么才能发现1mm的癌变呢?

答案只有一个:做胃镜!做胃镜!做胃镜!

而且做胃镜既是检查手段也是治疗手段,胃镜下在发现小癌变的同时即可进行切除,做到一举两得。一个数字要知道:在目前临床上明确诊断出的胃癌患者中,90%以上已经到了中晚期,未早做胃镜检查是一个主要原因。

需要知道的是:所有人都可能发生胃癌,胃为从出生就要吃,胃始终都在受着食物的刺激,日积月累很容易发生问题,尤其是长期饮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等的人更是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且这种危险性从40岁后将进入高发期,因此40岁以上的人都应当尽早、至少做一次胃镜检查。

这是唯一及时发现胃镜的方法,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你做胃镜检查了吗?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