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肛门疼痛…不要觉得难以启齿,请及时就医检查!

2021-11-29 10:49 来源: 人民资讯

众所周知,痔疮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其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因此,民间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虽很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痔疮之普遍。痔疮发作时,生理和心理经受双重折磨:既痛又痒,坐不住站不稳,还有便血的刺激……

有人说,得了痔疮,就好像菊花上多了一层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这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别把痔疮不当病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许多患者因痔疮反复出血而不重视,最终引起重度贫血或失血性休克;或有患者把肠癌出血当成了痔疮出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其实对痔病的诊治,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痔病的治疗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谈痔色变”的时代正逐渐离我们远去,精准、微创、无痛、快康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治痔”已不再像曾经那样漫长而痛苦了。因此,当出现便血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到正规医院肛肠专科寻求诊治。

常见肛肠疾病便血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如下:

痔出血:血色常鲜红,常常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血与大便不相混,时有便时滴鲜血或喷射状出鲜血。

肛裂出血:血色鲜红,伴有周期性疼痛,常有大便燥硬史或便秘史。

息肉出血:便质正常,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无疼痛。分单发性或多发性,单发性多见于儿童,多发性多见于青壮年人。胃肠镜检查可助诊。

大肠癌出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而且便意频频,有时却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而盲肠癌发生便血的概率则为30%。血色大多偏暗,血与便相混,伴有大便习惯性改变,大便压槽或变细,体重下降。极少部分直肠癌也可便下鲜血。电子直乙肠镜检查可助诊。

大肠炎症性便血:可有急性、慢性之分,除了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外,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症状,如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等。

肛痛不可轻视

肛痛是指肛门及肛管周围的疼痛。人们常认为肛痛就是痔疮发了,在院外自用“痔疮药”或小诊所“输液”治疗后无显效,才来医院就诊。肛肠专科医生检查后告知患者,这不是痔疮,而是“肛周脓肿”,或者是肛肠科危急重症之一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中医学早在《灵枢·痈疽》就有记载:“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疾病,简称肛周脓肿。根据腺源性学说来讲,它是由于肛隐窝遭到破坏引起肛腺感染化脓而形成。

肛周存在大约13个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间隙内充满脂肪结缔组织,神经分布很少,容易感染发生脓肿。因此,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易形成高位复杂性多间隙肛周脓肿。简单的肛周脓肿一般一次性即可根治,而复杂性多间隙肛周脓肿常常需要多次手术,对肛管直肠周围组织的破坏也比较大,术后换药痛苦,住院时间长,康复效果欠佳。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则是由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导致的、以肛周和会阴三角区皮肤和软组织坏死并蔓延为特征的爆发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和软组织,包括真皮、皮下脂肪和筋膜、严重时侵及肌肉及其他组织,发病率较低,但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最新文献报道病死率为9%~25%,甚至更高。其治疗原则是早期外科切开引流,彻底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积极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常见肛肠疾病出现肛痛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如下:

1.肛裂为周期性撕裂样剧痛,在肛管后部,因粪便干硬,排出困难,用力排出,刺激裂口则引起括约肌痉挛而致,故又称痉挛疼痛。易引起出口梗阻性便秘。

2.血栓外痔为持续性灼痛,因血栓刺激末梢感觉神经所致。

3.混合痔血栓形成或内痔嵌顿引起肛门水肿而剧烈胀痛,易引起痔核变大,痔核坏死破坏肛管皮肤粘膜组织,增加治疗难度及影响康复效果。

4.肛周脓肿的疼痛逐渐加重,从胀痛至跳痛。

5.炎性外痔、肛瘘发炎多呈肿痛伴渗出或脓液。

6.肛门直肠癌为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

7.肛门异物为持续性刺痛,并随括约肌收缩而加重。

8.肛门神经官能症,痛无定点,时轻时重,并伴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

9.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疼痛逐渐加重、胀痛,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数小时内急剧恶化。存在易感因素,如糖尿病、免疫抑制、营养不良、滥用毒品、周围性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或肥胖等。

因此,当出现肛痛时,最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到正规医院寻求肛肠专科诊治,而在就诊前,也可以通过肛痛的特点及伴随症状,提前做出相对较正确的判断,以便患者正确就诊及配合治疗。

来源:云南中医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来源:珠海市场监管

热词推荐